今天是:2019/3/7 下午3:20:01 星期四
当前位置:首页 > 高管教育

感受“小岗精神” 汲取奋进力量

发布时间:2023/9/12 10:07:49 阅览次数:2199

感受“小岗精神” 汲取奋进力量

    9月4日是我们市联合社组织赴小岗村学习的一天,早晨我们伴着微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,踏上了小岗的学习之旅。
    首先,今天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“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”,我们参观了沈浩同志生前工作、生活以及带领小岗人民艰苦奋斗、加快发展的事迹展览。一幅幅照片,一件件旧物,在导游的讲解下我凝神驻足,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就是“红手印”。30 多年前,小岗人敢为人先,用按红手印的方式带头包干到户,由此掀起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。30 年后的今天,小岗人用同样的方式,先后几次按手印挽留一名共产党员干部,他就是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。他爱岗敬业,无私奉献,最终因为过度疲劳倒在了工作岗位上,但他给小岗村留下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一直延续至今。也是我们当代年轻人的精神标杆,与沈浩书记的敬业精神相比,可以说是惭愧,其实无论是国家公职人员,还是身处其他行业,我们都要恪尽职守,爱岗敬业,淡泊名利,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,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,耐得住寂寞。尤其是在这浮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,在为农服务的金融平台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这其中所折射出的清正廉洁,讲纪律守规矩与我们“高管团队教育建设活动”主题不谋而合,要坚守党纪国法的底线,做到不触碰底线、不逾红线,手握戒尺,心有所畏、行有所止,严格自律,方能长远。
   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大包干纪念馆,纪念馆里呈现了小岗村的整个历史,它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、发展的历史过程。馆中的每一处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当年大包干,向我们传递着大包干的带领人他们那不卑不亢、坚忍不拔、勇于斗争的红色精神,告诉我们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。小岗村大包干改革实践中孕育的“改革创新,敢为人先”的小岗精神令我动容,在本次的参观学习中我了解到大包干精神就是:敢闯敢试、勇于创新、风险共担、诚实守信。在现代社会,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,不都应该是这样吗?大到国家的发展,两弹一星、改革开放、一带一路、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等等,小到公司的运营,管理理念的创新,岗位制度的革新都在践行着这一真理,无数先驱已经给我们做出了走好一条路的示范,我相信沿着先辈的“路”也会更好走些。
    随后,我们来到了“当年农家”,如今小岗村六七年代的茅草房已经全部转变成了楼房,只有此一户农民的茅草房幸运地保留了下来。这里有大包干签字室情景再现区、原始农具展区、农民生活展区等,使人亲身感受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气息。在这里,我们不仅体验到了大包干时期农民生活的艰苦困难,更从他们的生活条件中感受到了他们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,为了满足吃饱穿暖这一小小愿望而做出的努力。
    最后,我们来到了小岗村友谊大道旁的金昌食府,这是严金昌老人(大包干的带头人之一)开办的农家乐,习总书记视察这里曾讲过“好!农家乐,乐农家”。严金昌老人给我们说道:“在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多年来,在中国共产党好政策的指引下,小岗村制定了‘三步走’的发展战略:即发展现代农业,搞科学种植和农产品加工;发展旅游业,建立大包干纪念馆;招商引资办工业,建成工业园区对农产品深加工。从此,我们小岗村人民吃不愁、穿不愁、家家户户小洋楼,而且户户能进城,家家都有私家车。”
    小岗人民靠自己的双手和“改革创新,敢为人先”的小岗精神富裕了起来,过上了好日子。我认为“小岗精神”体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精神,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,始终心怀梦想;无论面对多大的阻力,有勇气追求梦想;无论现实起点多低,下定决心付诸实践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此次小岗之旅收获良多,小岗精神将引导我成为更好的自己,成为我迷茫时的明灯。

供稿人:张倩
供稿单位:滁州市亭好农产品供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

皖公网安备 34110002000181号